企業在做好產品包裝盒時難免走一些彎路或踩坑。如:缺少有效的市場策略與包裝定位、包裝與品牌形象脫離、設計與印刷落地分離、輕視包裝、又或是過度創意、追求面面俱到、過度包裝等種種問題。
一方面可能導致包裝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卻又可能無法幫助產品帶來應有的價值。
本文著重聊聊企業做產品包裝盒時,“輕視包裝”與“過度包裝”的誤區和相應建議,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一、過度包裝
過度包裝,指一些企業在產品包裝設計定制時,過度追求包裝的結構、創意形式、材質工藝的所謂“高端性”和“奢華性”,以至導致產品與包裝主次顛倒,華而不實,給人感覺不知是在為產品買單,還是在為包裝買單。
其具體大致表現如:包裝體積過大、層級過多、材料過于昂貴、結構形式過于復雜、工藝過于生僻,又或是生產制作工序不易實施等,從而導致包裝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影響人們對包裝內產品的價值與定價的認可度。
它們大多會出現在月餅、茶葉等行業領域。
雖說在匠品藝棧也一直強調包裝盒的高端性與品質感。
但高端,并不等于過于復雜、昂貴,甚至是浪費;而是要達到“既能節省不必要的成本,又能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的目的,打造既省錢、又值錢的“高端溢價型產品包裝盒”。
高端溢價型的包裝盒,首先要做好包裝視覺設計。
這點我們在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同是類似的材質和造價的包裝盒,有的給人感覺新穎、大氣,一看就像個品牌企業的產品;
而有的卻給人感覺老土、凌亂,一看就像不流入的企業產品。
其中差距便在于包裝視覺設計中的用心程度。
其次,便是做好包裝盒的材質工藝搭配,以及印刷生產時的品質把控。
許多企業在產品包裝盒定制時,企業在做產品包裝盒時,可能都曾有過設計效果圖精美,但在實際印刷生產時,卻因所選材質無法支撐其落地品質,制作效果普通平庸。
又或是所選材質過于昂貴,工藝效果奇特難以實現,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等情況。
其中原由,通常便是包裝盒材質、工藝規劃搭配不當,或是印刷生產經驗和品質把控欠缺的結果。
“輕視包裝”,可能導致企業在市場營銷中對品牌價值積累、產品溢價等方面的損失;
但“過度包裝”,也同樣可能加重企業的運營成本,減少產品銷售時的有效收益,甚至引起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和價值認同等。
事實上,對大部分企業的產品包裝盒來說,并不一定需要像奢侈品那樣追求完美。
但一定要足夠精致,從而節省不必要的生產成本,同時又不失高端品質和良好體驗。
在匠品藝棧,也經常會提到一個比喻,即“將50元的產品,用更低成本包裝成100元的價值,再以60元的價格進行銷售,讓消費者得到超值產品體驗的同時,提升企業的銷售利潤和產品收益”,但不是包裝成數百元,甚至更虛高的定價。
因為只有做好產品本身,同時再通過適度、合理的包裝溢價,才能使消費者和企業得到真正雙贏。
對此,也更考驗企業在產品包裝設計定制時的定位分析能力,以及企業在定制產品包裝盒時的用心程度。
二、輕視包裝
輕視包裝,與過度包裝的做法洽洽相反,亦是許多行業領域中常見的問題和誤區。
正如匠品藝棧另一篇文章中所分析,許多企業經營者要么誤認為只要做好產品的品質和功能即可,無需把資金成本過多花在“無用”的外包裝上;要么還完全沒用認識到包裝做產品的重要性。
事實上,包裝在品牌營銷中,亦被稱為外延產品,是產品開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包裝”兩字的釋義中,我們也可以直接理解到“包”和“裝”的寓意。
即“包”:為包藏、包裹、收納之意,是一個包裝盒應用的基本功能和價值;
而“裝”:為裝扮、裝飾、裝束之意,即把產品裝扮、裝飾好,并把產品的價值“裝”出來。
“包”的功能,主要解決產品在運輸和儲存時的保護作用;
“裝”的功能,才能更好地讓包裝盒在市場營銷和品牌經營中,促進產品銷售、提高產品溢價能力和利潤等關鍵作用。
當然,產品包裝盒“包”與“裝”的功能和作用,也不是一成不變,在不同行業中亦有不同側重點。
如:在五金制品、醫院藥品、大型家電等行業領域,消費者在購買其產品時,主要是以產品特性、功能、功效等為購買因素的理性消費型行業,包裝盒的定制功能應側重于對產品的儲存、運輸等作用,企業的采購策略亦應以實用、成本低為主。
而如:在茶、酒、高端食品、滋補飲品、化妝品等行業領域,消費者除了注重產品品質,包裝盒的品質體驗也同樣影響其購買決策和滿意度的感性消費型行業,包裝盒的定制功能除了要起到產品的儲存、運輸保護作用,更要能提升產品的檔次、消費者的購買體驗,以及提升產品的銷量和利潤等。
此時,企業對于產品包裝盒的設計定制,亦應像開發產品功能、品質時的重視重度,用心做好產品包裝的視覺設計、材質工藝搭配,以及印刷生產中的品質把控,從而提升產品的檔次和溢價能力。讓產品包裝盒變得“既省錢、又值錢”。